欢迎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经验分享
深化教育改革 服务地方经济 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青海大学始终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构建双创生态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双创培养目标,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改进创新创业服务,形成了具有青大特色的双创工作模式。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99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一、学校概况

(一)学校类型、规模及办学特色

青海大学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秉承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着眼全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热爱青海、扎根高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成为青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

围绕办学特点,学校紧抓“对口支援”“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等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实施好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复的《青海大学“十三五”深化综合改革提升综合实力总体方案》《青海大学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青海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教育部《一流学科高校建设方案》,坚持对口支援下的夏季小学期制,坚持“五位一体”的藏医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三江源生态、高原医学、高原特色农牧业、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领域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全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一流本科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服务。

(二)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现状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双创教育

(1)加强对双创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2016年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在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了青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协调教务处、团委、科技处、学生处、财务处、组织人事部等多部门共同推进双创教育工作。

学校为创新创业学院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机构、人员和场地单独设置、单独建设,支持保障双创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近年来,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改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支出。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在青海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把创新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2)完善双创工作机制。2015年起,结合多年双创育人工作经验,学校构建形成了兴趣激发(i-idea)、组建团队(i-team)、生产实践(i-lab)、商业实战(i-center)、走向园区(i-park)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I-5生态体系。注重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转换,鼓励引导组建双创兴趣小组、科技社团,持续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和创业扶持计划,举办双创活动,开设针对性的创业培训课程,将成熟的项目通过成立公司的方式推向青海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实现和市场的完全对接。

2.深化改革,扎实推动双创教育

(1)深化教学改革,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在省内高校率先开展完全学分制改革,2016年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总学分数降低至160学分,增加实践教学课和选修课比重,增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构建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地方特色人才培养三大类人才培养体系,有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系列专业试点项目10个。组建各类创新人才实验班、精英班、培养班8类。在植物生产类、工商管理类、材料类等8个大类21个专业开展大类招生试点,促进人才培养向多学科融合发展,旨在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

(2)完善教学管理,助推双创教育。通过出台《青海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及课程免修实施暂行办法》,建立学分积累及认定机制,制定了《青海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鼓励学生开展双创实践、论文发表、专利获得和自主创业。

改革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修订《青海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青海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制定《青海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暂行规定(试行)》《青海大学创新人才实验班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年来,“因材施教”示范班、“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受益学生达517名。

开展双创教学研讨和改革,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已立项各级各类双创教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7篇。实施课堂教学与考试制度综合改革项目,立项建设81门课程,建立翻转课堂,引入和开发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教学资源,深入推进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电工基础与电子设计》《丝路南线民间文学》在“教育在线”平台成功上线,面向全球开放。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64所“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障双创教育开展。目前,我校双创指导教师119名,其中专职创新创业教师有66名。学校经常组织各级各类双创指导教师培训班、大中型会议等,实施《青海大学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选派139名教师赴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学习,全面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

3.强化实践,提升双创能力培养

(1)搭建四大实践平台。通过搭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校政企合作四大平台,服务学生双创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双创能力。通过整合学科、人才和社会资源,凝练科研方向,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3个,依托我校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围绕本省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建成2个综合示范基地、9个特色产业基地。加强与政府企业多方联动,与海西州人民政府、泰国正大集团、青海盐湖集团、清华启迪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和企业建立了校政企合作关系,搭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双创平台。

(2)丰富双创实践教育活动。近年来,学校形成“双创意识培养、双创项目管理、双创平台建设、企业管理服务”的教学实践实训体系。

积极推动“以赛代学”,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能量集市”“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先进典型报告会”SIYB创业培训等双创活动,近三年,累计开展讲座110余场,创新创业学院已培养学生423名,累计支持107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15项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累计资金支持三百余万;成立青海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搭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双创平台,支持校内7个“创新创业工坊”建设,“创客咖啡”、“青大印象纪念品”等实体平台均为学生提供“零成本”的创业实践条件。学校还对在校生企业提供管理服务,近三年,协助注册登记大学生公司17个, 帮助3个学生公司落户大学国家级科技园,先后管理141个入驻创新大厦的学生创业项目(公司),帮助学生创业项目获得政府和各界资助500余万元。

4.强化指导,主动提供双创服务

学校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共同提供双创指导服务,对接市场和资源,建立了“培育服务+创业培训+引导扶持+开放平台”的双创指导服务体系,出台了《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评估办法》《科技园企业/项目入驻流程及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了孵化基地的服务和管理。发起设立“青海启迪之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基金规模1亿元,解决学生企业资金筹措等问题。并加强线上双创服务工作,建立了“青海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青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网站”“大学生科技协会”微信公众号、“青海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和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创新创业”专栏,及时通报有关信息,交流经验,展示优秀项目,解读政府相关政策。同时,在学生中设立各级双创服务指导组织,更好地把双创信息传递到每个学生,在全校各班级均配备就业创业委员,专门负责各班级双创工作。

二、彰显特色,双创工作取得实效

(一)师生共促双创教育,形成双创新格局

双创体系的精心设计、学分制度的精细谋划、双创平台的精准搭建推动了我校双创工作新格局的形成。教师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和课堂形式,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带给学生,涌现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得者;另一方面,在学校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学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三年来,共有1390人次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288项。

双创新格局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双创工作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和高级别奖项,我校获得了“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培育了1支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了两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培养了1名“全国宝钢奖学金特等奖”获得者。学校的双创工作的诸多事迹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青海电视台、青海日报、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各界媒体的广泛宣传,学校的双创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出台《青海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试行)》,完善《青海大学科研项目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青海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支持教师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型公司。以我省“人才高地”建设为契机,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双创育人环境。通过各项科技政策的激励,我校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年年实现新突破。2017年达到了2.23亿元,在教育部科技司近期公布的2017年高校科技统计报告中,在全国256家科研经费过亿元高校中排134位。从2015年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来,我校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255项,无论从获奖级别还是数量上在全省高校遥遥领先。

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了学校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学校加速成果转化,带动企业提质增效、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致力于三江源生态技术攻关、服务于健康青海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先后与省内40余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新型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成果在企业转化后,持续为企业产生效益,累计销售收入已超过3.2亿元;培育的52个农作物新品种和50余项新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在省内外得到快速转化应用,推广面积覆盖我省80%以上的农业区。

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青海大学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道路,紧紧把握对口支援、“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历史机遇,全面开创双创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高原名校而努力奋斗。

http://chesicc.moe.edu.cn/zxgw/cxcydxjy/201903/20190305/1770510496.html

 

发布:白宇 阅读:2477 发布时间:2019-05-20 18: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