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经验分享
秉承传统 优化改革 致力培养“一懂两爱”农业人才 ——湖南农业大学申报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特色材料

一、学校简介

学校始建于1903年,是一所有115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校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以农为本、务本崇实,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坚持质量内涵发展,“学研产用”结合,现已建设成为一所农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南方粮油作物“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农业部与湖南省政府共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高校和首批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设有20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2100余人,研究生4400余人。有本科专业7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有专任教师136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高级职称专家829人,博士生导师307人。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分类施教、专创融合、多方协同、服务‘三农’”的双创教育工作思路,强化双创教育改革,在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指导服务、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双创人才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步伐,打造了一条以基层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双创教育之路,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特色

学校立足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通过实施“四措并举、三轮驱动、两个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四三二工程”,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双创人才。

(一)坚持“四措并举”,造就“懂农业”人才

1.秉承优良传统,培养学农爱农情怀。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培养学农爱农双创人才优良传统,并代代相传。一是建校之初“务本崇实”。1903年“修业学堂”开办之初就把农业作为根本不弃不舍;1920年开办农学部进一步明确所精之业为农业;曾担任“修业”校长40年之久的彭国钧先生,更是常以“蓑衣斗笠是我们的制服,锄头扁担粪桶是我们的工具,镰刀枝剪是我们的武器,纸笔墨砚是我们的宝贝”告诫学生。二是合并办学笃定农业。1951年合并组建成为湖南农学院,时任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即强调,“农学院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大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农业建设人才”;毛主席欣然亲笔题写“湖南农学院”校名,无不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学校“姓农务农”的殷切希望。三是新世纪弘扬农大精神。新世纪之初开启“双百”科技富民工程;连续八年主持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专项;2012年在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成“省级孵化基地”;2017年发起全国50多所农林水高校联合成立“全国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2018年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和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等,无不闪耀着湖南农大“崇本务实”、姓农爱农 的办学思想光芒。“学研产良性互动,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学校鲜明办学特色,在两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都得到专家高度肯定。


学生在长安基地学习采茶知识

2.构建协同机制,提升双创教育水平。一是利用国家级、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农科类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在农学、园艺、茶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开办创新实验班,采用“3+X”模式,并实施本-硕、本-硕-博连读机制,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二是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开办创业实验班,采取“2+1+1”模式,校地企合作培养复合应用型创业人才。三是自 2003 年以来,学校聚焦涉农生物学双创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双创人才的需求,以植物学研究生培养为主,构建“本研衔接、科教融合、做学一体、师资互补、资源共享、全面监管”的“多维协同”模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涉农生物学双创人才。通过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提升了大学生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3.优化专业设置,夯实双创教育基础。一是主动调整。根据农村经济建设需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大力拓展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保持农科、涉农、非农专业协调发展,“种养加管工”结合,农工、农商、农文、农管、农师相互渗透。目前,学校设有13个专业大类 72个专业,2个农科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2个农科和涉农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二是优化改造。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对茶学、园艺等专业实施“横向拓宽口径”、“纵向延伸内涵”改造,优化传统农学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三是高标准建设。结合新的本科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启动了114门课程改革,融合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要求,将双创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满足“三农”发展对人才需要。


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赛获银奖

4.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校企合作。与27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多个涉农专业开办校企合作班,由企业负责合作班特色课程的教学任务,帮助大学生了解产业行业发展现状。二是校协合作。与行业协会开展深度合作,在会计学、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办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实验班、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实验班和“互联网+移动应用”班,将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嵌入到教学中,助推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融合。三是校校合作。与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湖南汽车职院等合作,在4个专业开展校校合作班,采用“2+2”模式联合培养职教专业技能型教师。四是国际合作。在生物科学等6个专业开办国际合作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农业人才。

(二)坚持“三轮驱动”,培育“强农业”科创能力

1.科研训练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一是加大平台资源和科研项目开放。学校118个各级科研平台面向所有本科生开放,同时,加大科研项目面向本科生开放程度,近三年每年有5000人以上大学生在科研平台和基地开展科创活动,90%以上的大学生科创项目、50%以上的本科毕业论文、90%以上的研究生论文依托学校科研平台和基地完成;先后有470余名本科生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到学校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中。二是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创新能力。近三年,立项437个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760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50项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60%以上的大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发表论文近400篇,申请专利18项。


袁隆平院士给创业团队题词

2.推广成果强化服务“三农”体验。学校从2004年开始实施“双百”工程,在湖南不同经济生态区,选择100个示范基地,组织100支科技服务小组实行对接服务,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基层、服务“三农”。近三年,先后有600多个项目在示范基地实施,167项成果在基地转化,有2万多人次本科生和300多人次博士、硕士到“双百”基地进行双创实践。2012年组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新农村发展模式,围绕湖南农业优势和特色产业,建立5个综合示范基地、35个特色产业基地和100余个分布式服务站,让更多大学生立足农业、深入农村实践实习,增强对“三农”了解。

3.社会实践助立科技扶贫志向。每年组织2万多人次学生参加“三下乡”、社团活动、扶贫调查、对口扶贫等,先后派出驻村扶贫干部5人,科技副县长8人,科技特派员110人,“三区”人才261人,组织带领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农村和农民,增进和农民的感情,增长服务“三农”才干,树立服务“三农”志向。

(三)坚持“两个结合”,培育“干农业”精神

1.舆论引导,激发基层就业创业情怀。一是营造服务基层氛围。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基层就业毕业生优秀事迹,邀请服务基层优秀校友和基层创业典型人物做专题报告,积极营造基层就业大有作为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基层认知教育。通过入学教育、职业规划指导、扶贫调研等,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三农”,熟悉基层,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树立服务“三农”责任担当。通过民主生活会、主题班会等,组织广大学生开展理想与择业的讨论;学校联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共青团湖南省委,组织全国大学生开展“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引导广大毕业生就“农大办学目的是什么?农大学生理想和责任是什么?农大学生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思考。通过舆论引导,更多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创业。

2.政策激励,铺就基层就业创业道路。一是激励引导。先后制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相关文件二十多个,为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创业扫除后顾之忧。二是情感回访。近三年先后派出16支由校 领导带队的调研组,到新疆、贵州等十几个省 32个市州70余家基层用人单位,看望毕业生280余人,用母校之情感动基层就业毕业生。三是指导帮扶。积极为回生源地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创业。近三年,申请回生源地就业创业人数达1180余人。四是畅通渠道。学校每年举办上千场次各类招聘活动,引导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创业;2018年4月在省内高校首次举办县级基层单位专场招聘会,19个县区的80余个事业单位和60多家基层企业来校,为大学生提供1250个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岗位,223名大学生达成初步意向。


创业团队进行经验分享

四、双创工作成效

学校大学生双创工作,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双创能力。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居省内高校前列。大学生参与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多,从2015年的1.59%提高到2017年2.91%。三年来,大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双创竞赛中获奖励800余项;在前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中,6个项目获全国赛银奖和铜奖;18个项目获湖南省一、二、三等奖;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项目18项。大学生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8篇,资环学院2014级本科生刘晓成,在校期间发表SCI收录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1.712。

(二)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基层的双创人才。近年来,学校通过各类基层服务项目累计培养选送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毕业生2250多人,毕业生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下得去、稳得住、扎得牢”。据不完全统计,在湖南省内的市县乡农口部门工作的管理干部分别有11.5%、38.3%和23.3%系学校毕业生;学校每年参加援藏支疆就业和基层选调生人数居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湖南首批大学生村官彭万贵、扎根新疆阿克苏基层的杨志勇等一大批服务基层的杰出代表。

(三)孵化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双创项目。目前,学校有学生创业项目296个,注册公司59个,6个公司落户隆平高科技园,38个学生创业公司(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涌现出了在校期间创办常德湖香食品有限公司,帮助洞庭湖区藕农解决销售难题、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彭思华;创办橘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帮助橘农解决病虫害防治难题,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莫博程;创办“索南才让藏谷百草有限公司”,带领青海藏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的索南才让等一批农业特色鲜明的创业项目。


火苗戏剧社在明斯克国际戏剧节获奖

(四)增强了服务“三农”的双创能力。学校依托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创造,获批了教育部和农业部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0余项;审定新品种300余个;获授权专利1400余项。学校选育出的油菜、水稻等12个主要农业新品种推广覆盖全国。在湖南十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十大农产品品牌中,有7大企业长期与学校紧密合作,4大品牌主要由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广大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中试和推广运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了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扩大了学校双创工作的社会影响。学校被批准为湖南省首批“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湖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示范高校,多家上级单位的领导、100多所兄弟高校来校考察交流双创工作。近三年,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500余次宣传报道学校包括双创工作在内的相关工作,以及师生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

 

发布:白宇 阅读:10886 发布时间:2019-05-03 20:50:40